什么是团聚造粒?影响因素有哪些?
团聚造粒是指在造粒过程中粉状微粒在液桥和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团聚在一起形成微核,团聚的微核在容器低速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和滚动冲击力作用下不断地在粉料层中回转、长大,最后成为一定大小的球形颗粒。在希望颗粒形状为球形、颗粒致密度不高的情况下,大多会选择团聚造粒的方式。
1、原料粉体的影响
粉体物料粒子大小是影响颗粒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颗粒强度与粉体物料的粒子直径成反比。因此在颗粒成粒过程中,需要将粉体物料进行粉碎处理。
原料粉体的比表面积越大,孔隙率越小。作为介质的液体表面张力越大,一次颗粒越小,所得团聚颗粒的强度越高。因此,为了获得较高强度的颗粒,对原料粉体有两点要求:首先,一次颗粒尽可能小,粉体比表面积越大越好;第二,要获得较小的空隙率,所用粉料的一次颗粒最 好为无规则形状,这有利于团聚体的密实填充,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原料也能达到降低空隙率的目的。由机械粉碎方式得到的粉体恰恰能满足这一要求,这也是成套有机肥设备需要配置的粉碎机的原因。
2、黏结剂的影响
黏结剂是为了提高成粒率和颗粒强度而加入配 方中的,如果是粉体黏结剂,可事先加入混合集中;如果是液体黏结剂,可在造粒时直接加入。
黏结剂可起三种作用:其一,是成为填 补物料粒子间孔隙的接缝材料;其二,是把粉料粒子的表面包覆成膜,由于黏着性而强化了粒子间接触点的附着力;其三,是黏结剂彼此间或黏结剂与其他粉体间成为固体桥和由于化学反应而形成第三物质。
黏结剂的加入量,在上述一种情况,一般是颗粒孔隙率的25%~35%;第二种情况时,是由构成颗粒粒子的比表面和黏结剂的稀释浓度来决定。从经济方面考虑,一般控制幅度应尽量小。
常用的黏结剂及其选用与挤出造粒类似。其中水是常用的廉价黏结剂。黏结剂通过充填一次颗粒间的孔隙,形成表面张力较强的液膜而发挥作用。有些黏结剂还可以与一次颗粒表面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黏结剂的选用除了要选择适宜品种外,还应注意量的问题,过少不起作用,过多则可能影响应用性能。对于某些适宜的产品,有时为了促进微粒的形成,在原料粉体中加入一些膨润土细粉,利用其遇水后膨胀和表面润湿性好的特点改善造粒强度。
3、物料粒子构成的凝集状态
构成颗粒的粉体物料粒子表面多是凹凸不规则的,颗粒空隙多属粗糙的充填结构。空隙间由于充满水分而使自由水分增多,由于粒子表面水膜引起的毛细管作用效果变小。因此,形成平均水分高、堆积密度小、强度小的颗粒。
在粉体物料造粒前,选择粉体的形态,改善粉体的集合状态,为造粒提供适宜的条件,为此,作为方法之一,可将粉体物料预先适当加湿,用混合机给物料以适当的机械压缩和摩擦作用,是粒子凹凸不平的表面形成近似球形,减少无用空隙。粒子表面几乎包覆均一的水膜,是粒子间的接触面积增 大。由于介于粒子间的水分毛细管作用促进了粒子间相互紧密收缩,因此,代用这种预处理物料的圆盘造粒时,核生成的快,颗粒成长速度和强度都得到提高。
4、水分的影响
水分是形成原始颗粒间液桥的关键因素。团聚成型前粉料的预湿润有助于微核的形成,并能提高造粒质量。但不同粉料、不同的造粒方法加水量也不同,一般由实验确定。
华之强重工生产的团聚造粒机型有:圆盘式造粒机、转鼓造粒机、有机肥湿法造粒机以及新型三合一造粒机,这几种肥料造粒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处理的原料以及方式不同。
其中,有机肥湿法搅齿造粒机用于有机肥料的造粒,新型有机肥造粒机利用高速回转的机械搅拌力及由此产生的空气动力,使细粉状料在机内连续实现混合,成粒、球化、致密等过程,从而达到造粒的目的。颗粒形状为球形,球形度≥0.7,粒径一般在0.3-3毫米之间,成粒率≥90%,颗粒直径的大小可通过物料混合量和主轴转速适当调节,通常混合量越低,转速越高,颗粒越小,反之亦然。应用范围:该机尤其适用于轻质细粉物料的造粒。细粉物料的基本微粒越细,颗粒的球形度越高,成球质量越好。典型应用物料:鸡粪、猪粪、牛粪、炭里、陶土、高岭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