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生产技术管理
鸡粪与辅料的控制
根据当地农业情况,可采用稻草、玉米杆、花生茎等有机物作为辅料。根据发酵水分的要求,鸡粪与辅料的配比为3:1。发酵槽长50m宽6m深1.5m,因此每个槽鸡粪用量为150 t,辅料用量为50t,接种物料用量为22t。在发酵槽内,鸡粪、辅料与接种物料需混匀。
水分蒸发与搅拌
举例:
水分测验与搅拌次数统计,当发酵槽温度在60℃左右时,每天搅拌2次,其总水分能下降2%;当发酵温度在50℃左右时,每天搅拌2次其总水分只能下降1%。 假设每个发酵槽每天搅拌两遍,每个槽进150t鸡粪,50t辅料,22t返回料,发酵温度为60℃,发酵时间为20d,可做以下物料衡算:

因此经过20 d发酵搅拌40次后出槽物料的水分能控制在40~45%,再经过晾晒或烘干可生产成商业产品,商业产品要求水分在20%以下,因此一个槽每批可生产103 t成品有机肥(水分20%)。
堆肥发酵腐熟周期
鸡粪、辅料和接种物料进槽混合后,第1次搅拌,记为发酵周期开始时间,一般经过3~4天升温期(冬季7~10天),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当发酵槽温度高于55℃,15d就能使物料完全发酵,而低于50℃时,需发酵30
d。所以,夏季发酵周期一般为18d,冬季发酵周期为35d。
若入槽10 d后,发现发酵槽内温度还没有超过40℃,则可判定为死槽,发酵启动失败。此时须测量槽内水分,若水分超过60%,则需添加辅料和接种物料;若水分低于60%,则考虑是否接种物料量添加不够。